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
發布時間:2025-08-02 點此:359次
液壓制動系統是利用制動油液,將制動踏板力轉換為油液壓力,通過管路傳至車輪制動器,再將油液壓力作用到制動塊或蹄上。
液壓制動系統特點是∶ 制動柔和靈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不消耗發動機功率。但操縱較費力、制動力較小、制動液低溫時流動性差、高溫時易產生氣阻,如有空氣侵入或漏油會降低制動效能甚至失效。
液壓制動系按制動管路布置不同可分為單回路液壓傳動裝置和雙回路液壓傳動裝置。
制動主缸只有一個輸出口,與輪缸之間通過油管連接,并充滿制動液。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主缸的推桿推動主缸活塞使主缸油壓升高,制動液便經油管流至四個車輪的制動輪缸,迫使輪缸活塞在油壓力作用下外移,推動兩制動蹄張開產生制動。當松開制動踏板時,制動蹄和輪缸活塞在回位彈簧作用下回位,將制動液壓回制動主缸,從而解除制動。
雙回路液壓傳動裝置
它由雙腔主缸通過兩套獨立回路分別控制前后車輪制動器,即兩個前輪在一個液壓回路上,兩個后輪在一個液壓回路上。如果一個回路失靈,另一個回路仍能使車輛停住。
前/后輪分立缺點是:由于前輪制動器擔負整個制動系工作的60%多,如果前輪制動回路失效,這意味著將只能用30%多的制動力完成全車制動,這顯然是不理想的。
為對角分立式液壓制動系,它是利用雙腔主缸通過兩套獨立的液壓回路分別控制前后車輪制動器。一個回路控制左前輪和右后輪,一個回路控制右前輪和左后輪。在一個回路失效時,另一個回路在一個前輪和與其對應的后輪上進行制動工作,因此制動力能維持總制動力的50%。制動主缸
??制動主缸的主要作用是將施加在制動踏板上的機械力和?真空助力器的力轉變成?制動油壓,并將具有一定壓力的制動液經過制動管路送到各個車輪的制動輪缸(分泵),再由車輪制動器轉變為車輪制動力。??
制動主缸,也稱為液壓制動總泵,是?行車制動系統的動力源。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將駕駛員施加在制動踏板上的機械力和真空助力器的力轉化為制動油壓。這一過程通過將具有一定壓力的制動液通過制動管路輸送到各個車輪的制動輪缸(分泵),最終由車輪制動器將液壓能轉化為車輪制動力,實現車輛的制動。
制動主缸的結構和類型
?結構?:制動主缸通常由制動缸蓋、活塞、?活塞桿、?皮碗及?緩解彈簧等組成。它通過?三通閥的作用,使壓縮空氣進入制動缸時,推動活塞通過一套基礎裝置而起制動作用。
?類型?:制動主缸分為單腔和雙腔式兩種,分別用于單回路和雙回路液壓制動系統。目前,出于安全考慮,雙腔式更為常見。
主缸構造主缸
由兩部分構成,即儲液罐和主缸體。儲液罐與主缸體是通過補液孔和排液孔與主缸相通,為主缸工作提供制動液。
主缸內的活塞的形狀,中間比較細,一端有密封圈,防止制動液泄露,另一端是帶有皮碗的活塞頭,皮碗有柔性唇緣緊貼在主缸壁上,皮碗的柔性唇緣即可以密封活塞前面腔中的制動液,也能彎曲讓活塞后腔中的制動液通過周邊流向前腔。
工作過程
制動時,駕駛員踩制動踏板,推桿向前推動主缸活塞,活塞帶動皮碗一起向前移動,當補液孔被蓋住時,具有一定壓力的制動液體將被輸送到車輪制動器,使制動器工作。
解除制動后,主缸內的回位彈簧迫使活塞迅速移回原位,活塞移動的速度快于制動液流回主缸的速度,為了避免在活塞移動時,在其前腔產生低壓區,而影響活塞的回位速度,必須在活塞移動時,適時地為活塞前腔補充制動液。
活塞回到靜止位置后,制動液通過補充孔充滿活塞前腔,皮碗再次密封住活塞頭部。
當車輪制動器磨損,需要更多的制動液補充時,儲液罐中的制動液可從排液孔、活塞頭部、皮碗流到活塞前腔自動補償需要的制動液量。
雙活塞主缸
雙活塞主缸的儲液罐有兩個獨立的儲液室,分別為兩個液壓回路提供制動液。主缸體內有兩個串聯的活塞,每個活塞上方都有補液孔和排液孔,提供兩個獨立的液壓回路。兩個活塞不是剛性連接,而是通過回位彈簧連接。
踩下制動踏板時,推桿向前移動,使第一個活塞向前移動,活塞前端的油液是不可壓縮的,因此推動第二個活塞移動,當兩個活塞分別關閉各自的補液孔時,具有壓力的制動液通過兩個系統把力傳遞到制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