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瓊中弘鋒機械官網!
手機:15662672636
電話:15662672636
郵箱:didihay@qq.com
地址:山東省濟南市濟陽縣
發(fā)布時間:2024-11-03 點此:4510次
MFC《金屬板材成形》雜志簡介
《金屬板材成形》是 MFC金屬板材成形咨詢(北京)有限公司打造蚌埠高精度升降平臺哪家好點的新型綜合媒體平臺蚌埠高精度升降平臺哪家好點,旗下有“金屬板材成形”服務號、“金屬板材成形之家@今日頭條”、《中國金屬板材成形網》、MFC-沖壓聯(lián)盟名家直播(千聊平臺)、MFC1.6萬人群友通訊錄,以及在百度百家、騰訊、搜狐、知乎等平臺開設的原創(chuàng)資訊賬號。
壹/
電磁成形,指利用磁力使金屬成型的工藝,最常見用來加工銅和鋁。電容和控制開關形成放電回路,瞬時電流通過工作線圈產生強大的磁場,同時在金屬工件中產生感應電流和磁場,在磁場力的作用下使工件成形。
電磁成形工藝是一種新興的高能率成形技術,是利用瞬間的高壓脈沖磁場迫使坯料在沖擊電磁力作用下,高速成形的一種成形方法。電磁成形屬于高能(高速率)成形技術,高能(高速率)成形技術種類很多,但是電磁成形排除蚌埠高精度升降平臺哪家好點了爆炸成形的危險性,較之電液成形更方便。從20世紀50年代末,電磁成形在國內外迅速發(fā)展起來,成為金屬塑性加工的一種新的工藝方法,深受各工業(yè)國的高度重視?,F(xiàn)已廣泛應用于機械、電子、汽車工業(yè)、輕化工及儀器儀表、航空航天、兵器工業(yè)等諸多領域,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原理
貳/
電容和控制開關形成放電回路,瞬時電流通過工作線圈產生強大的磁場,同時在金屬工件中產生感應電流和磁場,在磁場力的作用下使工件成形。
歷史
叁/
電磁成形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20世紀20年代,物理學家Kaptilap在脈沖磁場中做實驗時發(fā)現(xiàn),形成脈沖磁場的金屬線圈易脹大、脹破,這一現(xiàn)象啟發(fā)了人們對電磁成形原理的思考。1958年,美國通用電力公司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二次國際和平原子能會議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磁成形機。1962年,美國的Brower和Harrey發(fā)明了用于工業(yè)生產的電磁成形機。從此電磁成形引起各工業(yè)國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電磁成形技術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應用成果,其中美國和前蘇聯(lián)在此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70年代初,前蘇聯(lián)專家研究了放電過程中毛坯變形對加工線圈和毛坯系統(tǒng)放電回路參數(shù)的影響,指出RLC回路只有在小變形時才能近似應用;對電磁成形和靜力成形兩種條件下壓筋和成形半球時毛坯的極限變形程度進行了比較,指出鋁合金、黃銅等電磁成形時的極限變形程度均高于靜力成形時的極限變形程度,認為材料塑性提高是由于脈沖變形時變形分布更加均勻、材料強化降低等原因造成的;并于1979年研究了平板線圈的磁場分布,指出其分布的不均勻性(中心較弱,線圈1/2半徑處最強)是導致毛坯中心出現(xiàn)沖壓不足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出現(xiàn)了儲能為50kJ、200kJ和400kJ的電磁成形機。20世紀70年代中期已有400多臺電磁成形機運行于各種生產線上。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電磁成形已在美國和前蘇聯(lián)、日本等國家得到廣泛應用。
1994年MakotoMarata又研究了采用電極直接接觸進行管料電磁脹形的方法,通過實驗分析,研究了工作條件對電流和管料變形的影響,應用有限元法對其脹形過程進行了彈塑性分析。
我國電磁成形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60年代,文革時期中斷。20世紀70年代末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開始研究電磁成形的基本理論和工藝,并在實驗裝置的基礎上,于1986年成功研制出我國首臺生產用電磁成形機。目前國內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所開展了電磁成形技術的研究,并使之應用于實際生產。
成形方法
肆/
電磁成形加工在工業(yè)制造中的應用方法很多,可廣泛用于管材的脹形、縮徑、沖孔翻邊和連接,板材沖裁、壓印和成形,組裝件的裝配,粉末壓實,電磁鉚接及放射性物質的封存等。
對管材的電磁成形加工
管材成形是電磁成形技術中應用較多的方面。主要有管坯自由脹形、有模成形、管的校形、管段翻邊、擴口及管坯的局部縮徑、管段的縮口、異形管成形等。由于電磁成形時,管坯變形分布均勻,變形硬化不顯著,因此材料的成形性得以提高,與靜態(tài)的沖壓相比,電磁成形方法可以提高脹形系數(shù)30%-70%。壁厚變薄甚至破裂是管坯脹形的主要問題。現(xiàn)在該工藝已應用于某些重要部件的收口成形及其校形。
對于管材的加工還可以細分為內向壓縮成形加工和外向脹形成形加工。當工件處于線圈的內部、模具的外部時,工件將在電磁力的作用下向內壓縮,此方法可用于管材的縮頸等的加工。與此相反,當工件處于線圈的外部、模具的內部時,工件則發(fā)生外向的脹形該方法常用于管材的脹形、翻邊等的加工。
工藝特點
伍/
(1)非機械接觸性加工。電磁力是工件變形的動力,它不同于一般的機械力,工件變形時施力設備無需與工件進行直接接觸,因此工件表面無機械擦痕,也無需添加潤滑劑,工件表面質量較好。電磁成形是以磁場為介質向坯料施加壓力,磁場能夠穿透非導體材料,實現(xiàn)非接觸加工,可直接對有非金屬涂層或表面已拋光的工件進行加工,成形后零件表面質量高。
(2)工件變形源于工件內部帶電粒子受磁場力作用。因此,工件變形受力均勻,殘余應力小,疲勞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加工后不影響零件的機械、物理、化學性能,也不需要熱處理。電磁成形屬高能率成形方法,與常規(guī)沖壓成形相比,可有效提高材料塑性變形能力。因此,對于塑性差的難成形材料,是一種理想的成形方法。
(3)加工精度高。電磁力的控制精確,誤差可在0.5%之內。電磁成形時,零件以很高的速度貼膜,零件與模具之間的沖擊力很大,這不但有利于提高零件的貼膜性,而且可有效地減小零件彈復,顯著地提高零件成形精度。
(4)加工效率高,時間短,成本低,便于實現(xiàn)生產的自動化。采用電磁成形方法可在一道工序中完成用常規(guī)成形方法多道工序才能完成的零件,有利于實現(xiàn)復合工藝。因此,可有效地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相關推薦